
不到半个月,高市早苗几乎是以一人之力,将日本与所有邻国的关系降至冰点。
她先是公然炒作“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”,甚至将其上升到关乎日本“存亡危机事态”的高度,疯狂暗示自卫队将武力介入台海。

这番言论无异于在中国最核心的利益上玩火,瞬间点燃了北京的怒火。
面对中方外交部、国防部接连发出的“玩火者必自焚”的严厉警告,高市早苗非但没有收敛,反而摆出了一副“恕不奉陪”的强硬姿态,直接关上了沟通的大门。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
在国会答辩中,高市早苗又将矛头对准韩国,公开宣称“竹岛”(韩国称“独岛”)在历史与国际法上“均属于日本”,并扬言要采取“坚决措施”。
这番话彻底捅了韩国的马蜂窝。
紧接着,在面对俄罗斯时,高市早苗刻意回避承认“侵略”历史的“村山谈话”,并为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辩护,触碰了俄罗斯对二战历史修正主义的红线。

就连一直被日本视为可以拉拢的朝鲜,也被高市早苗的强硬姿态激怒,其主动提出的会晤请求,被平壤方面以“千年宿敌”的激烈措辞直接拒绝。
至此,高市早苗成功地用自己的言行,为日本打造了一个“四面楚歌”的绝境。

她或许以为,这种鹰派姿态能迎合国内日益右倾的民意,转移民众对经济下行、民生凋敝的注意力,同时又能向美国纳上“投名状”。
然而,她严重低估了邻国捍卫自身核心利益的决心,也高估了所谓“盟友”的可靠性。
四面楚歌高市早苗的挑衅,换来的不是邻国的退缩,而是一场史无前例的、几乎同步的“火力全开”。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外交抗议,而是夹杂着实弹、军舰和经济压力的多维打击。
反应最快、力度最大的当属中国。

解放军东部战区和北部战区迅速联动,在黄海中部划设了巨大的禁航区,展开了连续八天的大规模实弹演习。
从官方发布的演习画面看,这次演习绝非“警告”那么简单。
演习区域直指日本本土,远程火箭炮旅、重型榴弹炮部队轮番上阵,跨昼夜、多弹种的精确打击演练,几乎就是在模拟对高价值目标的“点名”。

这种“不加掩饰”的军事威慑,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:任何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挑衅,都将招致最直接、最猛烈的回击。
与此同时,中国海军也没闲着。
由055型万吨大驱“鞍山舰”、“包头舰”组成的海军编队,浩浩荡荡地穿越对马海峡,前出西太平洋进行远海训练。

日本海上自卫队全程“伴随监视”,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支强大的舰队在自家门口展示肌肉。
解放军官方媒体更是毫不讳言地指出,若日本胆敢将挑衅付诸行动,日本本土也将成为战场。
这已经不是暗示,而是明示。
配合上早已列装的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、具备强大电子战能力的歼-16D以及“航母杀手”东风-26D,中国展示的不仅仅是决心,更是足以让任何对手三思的实力。

北方的俄罗斯也用行动做出了回应。
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公开点名批评高市早苗的言论“极其危险”,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则直斥日本已沦为美国附庸,警告其不要配合北约在远东搅局。
口头警告之外,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在千岛群岛(日本称“北方四岛”)方向的军事演习也变得更加频繁。

俄方用行动清晰地告诉东京:关于“北方四岛”的主权问题,“没得谈”,任何企图改变现状的想法都是痴心妄想。
朝鲜的反应最为激烈。
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长篇评论,用“千年宿敌日寇”来称呼日本,痛斥高市早苗政府是“21世纪的法西斯余孽”,誓言要让日本“千倍偿还”历史血债。

这种几乎是“国仇家恨”式的表态,彻底断绝了日本与朝鲜之间任何短期内接触的可能。
而与日本同为美国盟友的韩国,这次也毫不含糊。
韩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召见日本驻韩大使,要求其撤回关于独岛的错误言论。
随后,韩国军方在独岛周边海域举行了大规模的护岛演习,并宣布将在岛上扩建相关设施以宣示主权。

更值得玩味的是,韩国政府在官方表述中,悄然将中日韩三国的排序从之前的“韩日中”改回了“韩中日”,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,却折射出韩国外交天平的微妙倾斜。
中、俄、朝、韩四国,在历史问题、领土争端和安全关切上,罕见地形成了对日包围圈。
高市早苗的本意或许是想通过制造外部紧张来巩固内部支持,结果却引火烧身,让日本陷入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外交孤立。
特朗普的“美国优先”就在日本被邻国“围攻”,急需盟友撑腰的时刻,大洋彼岸的美国,却送上了一记响亮的耳光。
重返白宫的特朗普政府,将“美国优先”的原则演绎到了极致,对日本的困境选择了“落井下石”。
高市早苗原本计划借着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G20峰会,与特朗普进行会晤,寻求美国的支持与“保护”。

然而,就在峰会前夕,白宫突然宣布,特朗普将不出席此次峰会,给出的理由是所谓的“南非白人农民问题”——一个谁都看得出来是借口的理由。
这让满心期待的高市早苗扑了个空,也让全世界看清了特朗普政府的态度:我与中国的关系很好,不会为了一个到处惹事的盟友,毁掉来之不易的中美经贸休战期。

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:“不是所有的美国盟友都是美国的盟友……有些盟友在贸易上占我们的便宜,比中国还多。”
这番话虽然没有点名日本,但结合当时的美日贸易逆差和高市早苗的“惹祸”行为,其指向性不言而喻。

特朗普的账本算得清清楚楚:日本是盟友,但更是贸易上的竞争对手;中国的确是战略竞争者,但也是巨大的市场。
为了日本的“口舌之快”而被拖入一场东北亚的潜在冲突,赔本的买卖,特朗普绝对不干。
美国的“背刺”不止于外交上的“避而不见”。

在军事上,五角大楼更是“不增反减”。
原本在南海地区活动的“尼米兹”号航母打击群,被悄然撤回关岛基地进行休整。
更具实质性意义的是,美国陆军此前部署在日本的“堤丰”中程导弹系统,也被以“轮换部署调整”为名撤走。

这一系列操作,等于是在军事上向外界宣告:美国不会为日本的激进行为背书,更不会主动升级地区紧张局势。
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系列操作,让日本国内彻底傻了眼。
那些原本以为有《美日安保条约》这块“免死金牌”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右翼政客们,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“被抛弃”的寒意。

这也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所谓的盟友关系,在国家利益,尤其是“美国优先”的信条面前,是何其脆弱。
将国家安全完全寄托于他国,无异于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中。
这场风波最终以高市早苗在日本国内的巨大压力下,不得不收回部分过激言论,并向邻国释放“缓和”信号而暂时平息。

但其造成的后果却是深远的。
东京股市的旅游、零售相关板块一度“直接崩盘”,经济团体对中日经贸关系的恶化忧心忡忡。
更有一名航空自卫队的退役将官私下向媒体透露,根据内部兵棋推演,若与中国发生全面冲突,在没有美国深度介入的情况下,日本“撑不到一个月就得认输”,因为日本的弹药储备、战略纵深和独立作战能力都存在致命短板。

高市早苗的这场政治豪赌,牌打得稀烂。
她试图通过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来捞取政治资本,却最终让整个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
参考资料:
高市早苗同时惹恼中俄朝韩四国
2025-11-18 19:05·京报网
万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